近日,上海市召開以“創新主引擎·發展新動能”為主題的產業技術創新大會,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建材工程)從1993家企業中脫穎而出,與上海微電子、中微半導體等科技領軍企業一起,位列“2022上海硬核科技企業”前十榜單。
中國建材工程是中國建材集團專注于玻璃新材料工程服務的國際化平臺,成立于1991年,由首批國家級科研院所、綜合性甲級科研設計單位的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以下簡稱: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分離改制而來,2021年再次與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重組,形成了“研發+工程”雙輪驅動的硬核創新賽道。
重創新,推動行業技術發展
近年來,中國建材工程全力打造玻璃新材料工程技術服務平臺,新增國家企業技術中心、上海光電玻璃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市工業設計創新中心、上海市專家工作站等國家和省部級科創平臺;同時,企業堅持自主創新與集成創新相結合,聚焦產業鏈高端進行工程技術的集成開發,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步伐,并榮獲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智能光伏試點示范企業、國家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上海市服務型制造示范等稱號。
在優質浮法玻璃技術領域,引領“新一代中國優質浮法玻璃”技術發展,全球高端浮法玻璃工程市場占有率穩居90%以上;在光伏玻璃技術領域,國內外光伏玻璃工程市場占有率80%以上;在信息顯示玻璃技術領域,開發完成TFT-LCD、超薄觸控、超強蓋板全系列產品及成套工程技術解決方案;在發電玻璃技術領域,量產1.92 m2世界單片面積最大碲化鎘發電玻璃填補空白;在節能環保技術領域,掌握節能環保核心科技,與清華大學聯合研發的“工業煙氣多污染物協同深度治理技術及應用”項目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玻璃行業節能環保工程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保持在70%以上;在高端裝備技術領域,研制的優質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成套裝備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達80%以上;在智能制造技術領域,獲國家發改委“互聯網+重大工程”專項資金。
科技創新、技術創新、設計創新是企業的生命線,也是中國建材工程多年來高速高質量發展的原動力。企業累計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21項,其中承擔或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5項;行業和集團“揭榜掛帥”項目6個,完成科技部“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工信部“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等10項課題項目驗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7項,建材行業、建材機械行業、建材集團等科技獎勵97項,技術革新獎226項;獲得國家級優秀工程設計獎11項,行業優秀工程設計獎102項;國家級優秀工程總承包獎5項,行業優秀工程總承包獎57項。
重人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多年來,中國建材工程一直聚焦“四個面向”做創新,持續推動研發成果的工程化、產業化,真正讓成果變成產品、產品形成產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自主研發的世界最薄0.12mm超薄玻璃、30微米可折疊玻璃,取得了并跑領跑的成績;面向經濟主戰場,自主研發生產的高世代浮法液晶玻璃基板,成功導入大尺寸面板企業,保障了國家信息顯示產業安全;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自主開發的最高轉化率發電玻璃,開辟了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新場景,助力綠色冬奧、踐行“雙碳”目標,同時新能源工程歐美市場占有率達80%以上。
這些硬核科技成果的誕生,離不開人才這個“第一資源”。中國建材工程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材集團總工程師、中國建材工程董事長彭壽的帶領下,堅持在創新實踐中識別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形成一支專業配置完備、年齡結構合理、研發、創新能力強的科技人才隊伍。目前,由戰略科學家領銜的創新團隊就擁有333人,其中核心人員共84人,皆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或博士學位獲得者,其他中級以上職稱成員249人,并先后制定了2項國際標準和8項國家標準,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47項。
同時,企業一方面改革人才發展機制,實行首席科學家全面負責的科技管理模式,賦予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經費支配權、資源調度權;通過“揭榜掛帥”“賽馬”等機制,大力選拔青年科技人才成長渠道。另一方面,加強產學研融合和協同創新,與全球工業軟件巨頭—法國達索合作建立數字化創新中心;與上海交通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共建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基地、合作開展研究,并與其他企業展開多方面技術合作,合力推動技術進步和行業發展。
重效益,持續服務地方發展
中國建材工程作為以玻璃新材料技術為核心、以科研設計為龍頭、以工程技術帶動裝備發展的國際化工程公司,圍繞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上海市重點項目和玻璃新材料領域,面向信息顯示、新能源、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新興產業做大做強。企業在滬二十年間,精耕細作,營業收入增長205倍,利潤增長54倍,凈資產增長185倍,累計納稅近20億,連續多年躋身美國ENR全球國際承包商200強、上海企業100強,榮獲全國文明單位、中央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上海市品牌引領示范企業等榮譽稱號,為行業和上海經濟作出了積極貢獻。
未來,中國建材工程將搶抓制造強國、數字經濟等戰略機遇,結合新技術、新業態,持續開發大尺寸信息顯示用玻璃基板工藝及成套裝備技術、光伏組件用太陽能壓延玻璃工藝及裝備成套技術產業化、高效率組件等核心技術,創新開展高性能玻璃開發數字化驅動和材料仿真技術研究、面向玻璃工廠全生命周期孿生體系的研究,不斷提高數字化設計能力、方案實驗驗證能力和關鍵核心裝備研發能力,不斷打造具有提供高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系統解決方案和優化集成的智能裝備的能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壽表示,中國建材工程將持續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繼續突破顯示玻璃材料、新能源材料、高端生物醫藥材料等硬核科技,努力擁有更多的硬核產品,從而保障產業安全和地方經濟發展,不斷推動民族玻璃工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