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彭強 北京報道
8月25日晚間,中廣核礦業有限公司(下稱中廣核礦業,1164.HK)公布上半年經營業績,得益于全球核電產業景氣度的上升,以及市場對于天然鈾需求預期的增長,中廣核礦業各項經營指標均大幅增長,凈利潤翻漲超八倍。
今年上半年,中廣核礦業實現營業額24.13億港元,同比增長31%;實現凈利潤約3.55億港元,同比大幅增長886%;每股盈利從去年的0.55港仙,上升至今年的5.28港仙,同比漲幅達到858%。
中廣核礦業是全球第三大核電集團——中國廣核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之一,主要從事核能企業使用的天然鈾資源的開發與貿易,同時也是中國廣核集團海外鈾資源開發的投融資平臺。
中廣核礦業在財報中指出,凈利潤大幅增長主要有兩大原因,首先是上半年天然鈾價格的上升以及包銷量的提高,天然鈾貿易的毛利從0.74億港元上升至1.96億港元,增幅166%;另外,中廣核礦業在哈薩克斯坦的合資公司——謝米茲拜伊鈾合伙企業為公司帶來了1.06億港元的收益,去年同期為0.31億港元。
2021年7月,中廣核礦業完成哈薩克斯坦當地奧爾塔雷克公司的投資交割,新增應占業績1.43億港元,投資收益增幅3049%。
今年上半年,東歐地緣政治沖突爆發,加劇了全球能源市場的波動性,主要能源價格站上高位,多國將能源保供的壓力重新投向了煤電,核電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歐盟將滿足特定條件的核電分類為可持續投資能源,中國新核準6臺核電機組,英國、法國、比利時和韓國等均發布新建或延遲核電機組退役的政策。
各國重新探討發展核電的可能性,全球核電行業加速回暖,這增加了市場對于天然鈾需求的預期,天然鈾價格也相應上漲。
國外咨詢公司UxC及Trade Tech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30日,天然鈾現貨價格均為50.50美元/磅,較2022年初上漲20.24%;上半年天然鈾現貨最高價達到63.75美元/磅。
2022年上半年,中廣核礦業自產包銷量為684噸鈾,比去年同期增長1.75倍,創公司設立以來的新高。
在8月26日下午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中廣核礦業副總裁蔡于勝介紹稱,當前全球天然鈾的供應量仍要遠遠小于核電行業的需求量,根據統計數據來看,未來三年天然鈾的價格還將持續反彈。
預計后續會有新的天然鈾產能建設投產,但即使上述新增產能投產以后,全球天然鈾的供應每年仍有1萬噸的缺口。因而,天然鈾供不應求的局面在中長期內難以得到有效緩解。
作為中廣核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廣核礦業是全球唯一背靠核電的天然鈾生產商,也是亞洲唯一的天然鈾生產商,其天然鈾的售價位居全球前列,生產成本在全球范圍內也保持在最低水平。
目前,中廣核礦業共擁有3個在產鈾礦、2個待開發鈾礦,分別位于哈薩克斯坦和加拿大。
中廣核礦業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中廣核集團在運核電機組25臺,在建機組9臺,在運及在建裝機容量占國內總量的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