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1月8日,第23個中國記者節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中來臨。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新聞宣傳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新聞宣傳工作者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今天,把版面留給你們——南方電網公司的新聞宣傳工作者,感謝你們用鏡頭捕捉美好,用筆桿書寫社會擔當;感謝你們傳播南網好聲音,傳遞社會正能量。
馬華斌在零下4攝氏度的廣西南寧市大明山采訪。
馬華斌
廣西電網公司南寧供電局黨建工作部新聞宣傳專責
我自己都沒有想到,我的作品能入選中國新聞獎。
這個作品能打動評委,在我看來,不是我拍得有多好,而是我們的員工做得好。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宗旨。
我從事電力新聞宣傳工作已經有26個年頭。南網人,感動無處不在。在現場,我一次次地被他們感動。從2008年抗擊雨雪凝凍災害的踏冰臥雪,到2014年超強臺風“威馬遜”搶修現場,我都堅持到一線,用筆頭和鏡頭,記錄他們感人的點點滴滴。
疫情期間,為了報道駐村第一書記,我帶著帳篷住在村里?!翱喟蚜鞴鈸Q畫禪,工夫深處漸天然?!毙侣動肋h在路上,好新聞在一線。我始終相信:“淺水者見蝦,其頗深者察魚鱉,其尤甚者觀蛟龍。足行跡殊,故所見之物異也”。
今年春節前夕,肖玲(右二)在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大坨壩村采訪報道。
肖玲
南網傳媒公司(公司新聞中心)融媒體中心高級記者
這是我當記者的第16個年頭,唯有今年最特別,因為我有幸到央視總臺新聞中心經濟新聞部宏觀經濟組學習,從一開始壓力大到滿臉爆痘、夜不能寐,到如今發布近百篇報道,得益于身邊人的支持和共同努力。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樣最重要的東西,因為最重要,所以努力付出,不需要計算,也不用問值不值得。能夠為夢想工作,是幸運。因熱愛而充滿激情,也因熱愛而始終執著。
李品(右二)在海南聯網工程海底電纜預挖溝施工現場采訪。
李品
超高壓公司黨建工作部宣傳新聞科專責
一直記著一句話:“褲腿上帶著泥才能寫出好文章?!笔嗄陙碜哌^多少泥路、翻過多少座山、熬過多少夜已記不清了。只有俯下身、沉下心,貼近實際、貼近生活,才能創作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感恩很多人,感動很多事,熱愛才有動力!新時代,新征程,我將牢記初心,增強“四力”,握緊手中的筆,講好西電東送故事,傳遞南網好聲音。
葉澤(左一)在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茂名先行段(貴子支洞)采訪。
葉澤
廣東電網公司茂名供電局黨建工作部企業文化及宣傳管理專責
記錄歷史是一種幸福。本人從1991年在供電局辦企業報,從事新聞宣傳工作31年了,能用自己的筆觸和鏡頭講述一線員工故事,記錄他們的工作生活、感受著他們的奮斗追求,我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同時也更加深切體會到肩上的責任與擔當。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始終牢記初心使命,當好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企業改革發展的見證者,繼續寫出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
飛若力(左二)與同事在碧羅雪山采訪期間在巡線班過夜。
飛若力
云南電網公司新聞中心全媒體記者
2021年春節前夕,我跟隨云南電網特巡小組,徒步翻越碧羅雪山,與巡線員同吃同住,體驗踏冰臥雪除隱患的艱辛,感受電力人堅守責任、默默奉獻的精神,經過領導和同事的精心指導和修改,該新聞作品先后被央視總臺、新華社及《南方電網報》頭版刊用。新聞工作者就是要不停地奔跑在路上、在現場認真投入地拍攝,“沉浸式”采訪,才能創作出精彩的作品。
范才夫在選取角度拍攝。
范才夫
貴州電網公司銅仁供電局新聞采編專責
從事新聞宣傳工作5年了,我曾在鄉間的小路上目睹過晨光之熹微,也在陡峻的高山上仰望過浩瀚夜空,還在歡愉的新年里“扮演”過風雪夜歸人。這些年里,追尋過變電站的數字化,走進過“種電”的石旮旯,我的心也跟著溫暖起來。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我相信只要熱愛在,終究會有詩和遠方。
侯海琳在云貴交界處的黃泥河大橋上留影。
侯海琳
南網儲能公司魯布革發電廠企業文化及新聞宣傳專責
2019年,跟隨檢修師傅們進入魯布革電廠引水隧道采訪讓我記憶猶新。師傅們一邊走,一邊檢測,遇到裂縫要測量滲水的頻率、裂縫的長度,根本顧不上我。由于水鞋太大,我跟不上師傅們的步伐,遇到水深的地方,得像蜘蛛一樣沿著隧道壁爬過去。9公里長的隧道,我們走了5個多小時。
縱使艱苦,但是我喜歡這樣的采訪,講好他們的故事,是責任,亦是幸福。
楊永光在采訪拍攝中。
楊永光
海南電網公司??诠╇娋中侣勑麄鲗X?/strong>
從事新聞宣傳工作已有8個年頭,每一次按下快門、每一次敲擊鍵盤,都記錄了同事們為電網發展所付出的辛勤與汗水,我也跟隨著電網發展成長進步。曾經寫過一篇關于外力破壞電纜的報道,經過跟多家媒體聯動,引起了海南省主要領導的關注,政府部門出臺了多項相關政策,進一步加強了電力設施的保護。這也是第一次讓我感受到新聞傳播的力量,也讓我體會到了一名新聞工作者的價值。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繼續以筆為劍、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唱響南網好聲音,傳播央企正能量。
黃志偉跟隨扶貧干部走進偏遠農村采訪報道。
黃志偉
深圳供電局新聞中心新聞宣傳專責
2011年,我剛到深圳供電局工作時是一名配電運維工。在省吃儉用攢了幾個月工資后,我用“全副家當”買了自己的第一臺相機。我很快掌握了拍攝的技術技巧,并自學了修圖和視頻剪輯軟件。不久后,我來到深圳供電局新聞中心,正式成為一名攝影“記者”。這些年,我見證了深圳供電局從創一流到一流的蝶變。我用鏡頭記錄下的不僅是供電人邁向卓越的一步一個腳印,也是我逐漸成為一名合格攝影“記者”的最好證明。